“這筆錢是續(xù)命錢,更是信心錢”
接受司法救助后,她婉拒了社會救助

“我們一家已經得到政府很多幫助了,社會救助資源可以用到其他更需要幫助的人身上。”近日,已經接受司法救助的陳女士,婉拒了桐廬縣檢察院檢察官想要后續(xù)為他們家申請的低保、教育等社會救助。

檢察官第一次見到陳女士,是在2024年年底。當時,她滿臉憔悴地來到桐廬縣矛調中心12309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窗口求助,手中攥著厚厚一疊醫(yī)療單據(jù)——這些單據(jù),來自于正躺在重癥監(jiān)護病房的她的丈夫毛某。

去年5月初,因家門口的路長期被鄰居占用,常年在外打工的毛某氣不過,趁假期回家與鄰居理論。沒想到,鄰居動了手,毛某被鐵架擊中了后腦,昏迷不醒。作為家中唯一勞動力,毛某倒下后,一家人沒了經濟來源,同時毛某在醫(yī)院病房每天近萬元的醫(yī)療費更是壓得陳女士喘不過氣來。

“我是從來不向別人求助的。之前辦案檢察官來找我談話時問過我是不是需要幫助,我說不需要。但現(xiàn)在,我親戚朋友都借遍了,實在沒辦法……”這次找到檢察官,陳女士主動講起家里的情況。

陳女士和毛某有兩個孩子。丈夫出事前,他負責在外打工賺錢養(yǎng)家,陳女士負責在家照顧孩子以及年邁的公婆,沒有工作。毛某的父母,一個重病臥床多年,一個身體孱弱,平日里要靠陳女士陪護。本來,陳女士覺得雖然家庭條件一般,但丈夫踏實肯干,一家人的日子總會慢慢好起來的,卻沒想到發(fā)生這場悲劇。

毛某出事后,在村委會調解下,鄰居拿出了1.5萬元后再未履行過賠償責任。但醫(yī)院里的毛某需要救治,陳女士四處借錢,光醫(yī)藥費就借了幾十萬元。

接訪檢察官了解情況后,立即向毛某所涉故意傷害案件的承辦檢察官核實情況,了解到該案已經起訴,便將線索流轉至控告申訴檢察部門。經電話聯(lián)系、實地調查走訪,檢察機關認為毛某的情況符合司法救助條件,立刻啟動司法救助程序,并向杭州市檢察院申請聯(lián)合救助,最終為陳女士一家爭取到了10萬元的司法救助金,以解燃眉之急。

考慮到毛某的醫(yī)療情況以及兩個小孩子均未成年,桐廬縣檢察院還根據(jù)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雙向銜接機制要求,將其家庭情況和困難婦女兒童線索移送至縣民政局、縣婦聯(lián)、縣人社局、縣教育局等部門,想為陳女士一家申請到全方位、多元化的救助,為這個家庭重新回歸正常生活盡一份力。

“這筆錢是我丈夫的續(xù)命錢,更是給我們一家的信心錢,真的太感謝你們了!”拿到司法救助款后,陳女士再次來到桐廬縣檢察院感謝,卻婉拒了檢察官想要后續(xù)為他們家申請的低保、教育等社會救助。

陳女士說,相較于50多萬元的欠款和后續(xù)康復治療費用,10萬元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困難,但卻讓她的家庭得以喘息。不過,對于低保等社會救助,她暫時還不需要,因為她相信可以用自己的雙手重新?lián)纹疬@個家,也希望孩子能和她一起從當前的困境中走出來,在自信快樂的環(huán)境中健康成長。而她說的那番話,不僅激勵自己,也激勵檢察官持續(xù)做好司法救助這項護民惠民工作的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