汛情還在持續(xù)。
這是一場同汛情賽跑的較量。全省政法干警不畏艱險、迎難而上,會同各種平安力量,與當?shù)厝罕娨黄鹗刈o家園,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——派出所長65小時扎根一線、網(wǎng)格員跳入湍急水流修壩、防汛小隊早出晚歸巡查……大雨里,他們的身影仿若一座座堅實的城墻,成了令人安心的存在。
關鍵時刻,總有人沖在前面
多年來,面對重大災害、突發(fā)事件,挺身而出、守土盡責成為浙江政法干警的傳統(tǒng)。
“從下大雨開始,他就守在我們村里,前前后后共65個小時!”被陳保勇救助的淳安縣臨岐村村民點贊道。
臨岐村有近900人,其中老人300多人。前幾天,雨一直下,村里20多處老房子積水。臨岐派出所所長陳保勇立即召集警力,與鎮(zhèn)村干部、網(wǎng)格員和民間救援組織成員,趕往臨岐村。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排查積水的民房,安排救援力量用皮劃艇將受困人員轉移至村委,共轉移、安置180余人。
6月23日晚,又一輪短時強降雨來襲。陳保勇和隊員們再次堅守在簡易安置點。次日上午,當短時強降雨帶來的積水退去,村里道路鋪滿厚厚的淤泥。已經(jīng)奮戰(zhàn)了65個小時的陳保勇,又和村干部投入到路面清淤工作中……
逆行的身影,隨時隨地都在出現(xiàn)。
一側是2米高水位的湍急胥溪,一側是已經(jīng)破損的一處壩腳,壩腳之外就是400多畝良田,良田之外就是村莊。
危險迫在眉睫。早上8點,險情發(fā)生后十幾分鐘,建德乾潭鎮(zhèn)防汛指揮部快速調度,十幾名年輕人成了應急力量。
此時的壩腳只有一肩之寬的地方可以落腳?!拔宜院茫襾?!”“我也下,兩個人好搭把手。”話音剛落,下包村村干部鄭哲和網(wǎng)格員羊李成,搶過麻繩就往腰上套。二人跳下壩,迅速接過岸上遞來的沙袋,彎身往壩腳的破損處填。裝沙袋、遞沙袋、彎身填坑……一直忙活到11點,胥溪壩腳的破損終于修復完成。
風雨之中,這些被淋濕的身影,將安全感拉得滿滿的——
臺州臨海,水位暴漲,垂釣男子被困河中。臨海市消防救援大隊抵達現(xiàn)場后,發(fā)現(xiàn)該男子距離岸邊約20米,河水洶涌,水位達半米深,消防員利用拋投繩迅速搭起一座“生命之橋”;
73歲的老黨員、平安志愿者章月松,自1976年起,每年汛期都會參與防汛巡塘工作。今年從6月23日起,他每天18點到第二天6點,都會在杭州余杭瓶窯鎮(zhèn)大觀山村黃泥口附近的西險大塘上巡邏。而這樣的巡塘志愿者,有近400人……
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
“需要派人趕緊送物資。”聽到這個消息,淳安法院法警大隊大隊長呂海江放下正在吃的泡面,“我們去,法院的去!”說完,他和兩名村干部、三名法院干警就出發(fā)了。
這就是浙江政法干部的責任——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。
佛嶺后塔上自然村距離村委會約7公里,地勢較高。從村干部那里得知村里的常住民多是守著祖宅的老人,出行不便,當務之急是給予充足的物資,呂海江他們騎上載著大米的三輪車,緊急往村里趕。突然,一處塌方擋住去路。天色漸暗,呂海江他們決定徒步走完后半程。肩扛手提著大米,他們繼續(xù)前進,雨漸漸大了起來,山路更加泥濘?!敖o老人們送糧食重要?!薄拔襾磉@就是來支援的。”他們互相打著氣,一個半小時后,終于到達自然村。“謝謝你們啊,還想著我們。”村民們感激地說。
“要盡快轉移村里的十幾位老人!”浦江石馬派出所民警陳健和同事清理裊溪村的塌方時,得知前方村里還有老人,且住的老房子已出現(xiàn)漏水等情況,趕緊一邊清理落石,一邊聯(lián)系交警、路政、鄉(xiāng)鎮(zhèn)等單位,調來挖掘機等清理路障。眾人努力下,一條通道被最快清理出來,之后陳健他們馬不停蹄地同村干部趕往村內。“奶奶,老房子不安全,我們接你們去安置點?!薄盃敔?,家里的雞鴨不用擔心,我們會安置好的”……他們挨家挨戶上門,勸說老人轉移,直至村內12名老人都被安全轉移至安置點,才松了口氣。
有艱辛也有溫馨
在這輪防汛救災過程中,有艱辛,也有溫馨。
“能不能幫幫我們?課桌都得搬到二樓去?!苯眨贾菸髯雍變簣@九溪校區(qū)的一些家具泡在水里,但園內大多是女性工作人員,難以搬運大批重物。九溪派出所立即呼叫所內警力增援,幫忙搶救物資。一件件物品在民警、工人、老師手中傳遞,由一樓搬至二樓。“幸虧你們來幫忙!”幼兒園的老師說。
受降雨影響,龍游縣北辰小學學生的一段上學之路被淹,水位最深處約60厘米。龍游縣經(jīng)濟開發(fā)區(qū)專職消防隊巡查發(fā)現(xiàn)情況后,立即派出消防救援車,經(jīng)過1個小時、往返8趟的運送,幫助70多名學生準時入校。“謝謝消防員叔叔!”孩子們熱情的呼喊,蓋過了風聲、雨聲。
風雨中,杭州上城區(qū)望江街道的一群“藍馬甲”成了高齡、獨居等老人的“專職外賣員”。“鮑阿姨,飯來了?!蓖翳ぜt敲開了70多歲孤寡老人鮑阿姨的家門。近兩周,汪瑜紅所在的“為老周周行”項目團隊持續(xù)為52名老人提供送餐送菜等服務。看著老人們香甜地吃著熱飯熱茶,“藍馬甲”們的心也暖暖的。
雨還在下,忙碌還在繼續(xù)……